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看田间地头的农业新科技


看新闻太累,试试语音听新闻

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看田间地头的农业新科技


  当前,多地开镰收割,夏收大幕已启。截至5月27日17时,各地已收冬小麦6000多万亩,日机收面积连续4天超过400万亩。

  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第一季,夏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21%,对奠定全年粮食丰收意义重大。为确保稳产高产、颗粒归仓,各地在技术赋能上纷纷发力,一起来看田间地头里的农业新技术。

  夏收全程机械化作业 打造高质量“天府粮仓”

  西南麦区是我国冬小麦最早成熟的地区,四川是西南麦区最大的主产区。在四川“天府粮仓”核心片区成都龙泉驿,夏收社会化服务团队领到任务——全程机械化作业。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,将一簇簇麦穗吞进“肚”里,将丰收在田直接转化为丰收到手。

  为打造高质量的“天府粮仓”,四川从政策、科技、资金等多个环节,层层推进130个小麦千亩高产展示片、56个小麦百亩超高产攻关方的建设,小麦生产呈现出新趋势,农业机械在粮食生产中发挥作用更加明显。

  “三夏”期间,四川省投入小麦机收作业的收割机将达4万台;省农科院和高校联合建设的小麦专家大院以及科技小院,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模式就地转化推广应用;单产继去年首次实现每亩300公斤之后,今年有望再创历史新高。

  百余架无人机“一喷三防” 智慧助力田间管理

  在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青阜农业综合体的一片高标准农田里,几架飞防无人机一字排开,白色水雾均匀喷洒在绿油油的麦田里。在昌邑各区镇,为确保“一喷三防”全覆盖,100余架飞机在30多处同时展开作业。

  在科技创新加持下,越来越多的新农人用上了物联网技术、智能化装备,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。山东培育的玉米、小麦、大豆、马铃薯等作物品种多次刷新全国高产纪录。2023年,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6.84%,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8%,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1.3%。

  “数字云”呵护小麦生长 成农业生产新农具

  在江苏省,3600万亩小麦正在抓紧收获,有十朵“数字云”正在为全省的农民提供精准的科技服务。这“十朵云”是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孵化研发出的“数字新农具”,涵盖了智慧种植、智慧农田等十大核心农业板块。

  通过“种植云”可以时刻关注小麦长势,实现方寸之间管护万亩良田。空中卫星监测的颗粒度能达到0.25平方米,相当于在1亩地里面,有2600多个网格监测点。有了这些“空中网格员”,小麦从种下的那一刻起,就能做到全程“云”上种植和管理。

  今年夏收,江苏小麦机收率将稳定在99%以上。江苏农业科技水平位居全国前列,目前已在全国率先整省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,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7%,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。

  物联网与套种地块深度融合 大大提高经济收益

  在河南漯河临颍,当地加大自动化设备应用,并推广科技套种模式,促进小麦稳产增效。

  空中摄像头、地苗传感器、5G网络的加持,科技物联网与44万亩麦椒套种地块深度融合。大数据平台捕捉小麦土壤墒情、病虫害预警,一屏通揽,24小时实时监测,为农户提供麦田管理科学指导,农户们只需要刷刷手机,结合水肥一体化和灌溉设施,精准干预加强田管。啥时间需要打药、啥时间需要浇水,都有提示,省时省力还省心。

  在麦椒套种的模式下,不但可以稳定粮食的产量,还多了一份辣椒的收益,大大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收益。

  今年“三夏”期间,河南计划投入各类农机400万台(套),联合收割机20万台。这些都为“三夏”生产插上了科技翅膀,提供了科技保障,增加了丰收底气。

  “网约农机”随时“接单” 确保小麦如期收割

  这几天,湖北小麦产区陆续进入收割高峰期。湖北升级智慧平台功能,两万四千多台“网约农机”随时“接单”,确保小麦如期收割。

  在黄冈团风县黄湖新村,金黄的麦浪层层铺开,4台收割机开足马力穿梭在麦田里。这些收割机是种粮大户通过荆楚农机服务平台下单的“网约农机”。

  荆楚农机服务平台2017年上线,主要面向农户和专业合作社。今年,平台升级了新功能,农机手也可以通过平台直接“接单”。平台还会根据农户发布的作业时间和面积,精准推送附近可预约的农机。

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调度显示,今年当地冬小麦面积达1500多万亩,预计夏收期间投入稻麦联合收割机9.2万台。为挖掘机收减损潜力,提升机手技能和作业质量,当地已培训机手和修理工13万人次,确保颗粒归仓。

  近年来,湖北省农业生产单位纷纷引入物联网、大数据、3S、云计算等技术,大力应用农业机械,让生产更科学、智慧、高效。

  ……

  各地高效、智慧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有很多:浙江宁波、桐庐等地启用智能化循环式烘干机,24小时连续作业,温度、水分等实时监控,大幅提高麦收作业效率;在河北邢台大曹庄农场,自走式喷灌机,集浇水、施肥、喷药于一体,一天能浇600亩地;甘肃河西走廊大力推广小麦灌溉新技术,滴灌更精准,省水又省肥……

  粮食安全是“国之大者”,稳固“大国粮仓”,离不开强大科技的加持。近年来,科技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。目前,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%,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%。

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消息,夏粮目前生产形势较好,有望再获丰收。一幅幅夏日好“丰”景正在广袤田野铺展开来。


农业技术  农业论文  农业新闻    点击添加QQ交流群:120510388    打赏


猜你喜欢

【在希望的田野上·三夏时节】各地抢抓农时推进夏收夏种

【在希望的田野上·三夏时节】各地抢抓农时推进夏收夏种央视网消息(新闻联播):“三夏”时节,各地多措并举抢收抢种,夏收、夏种等各项农业生产快速推进。山东6000多万亩小麦夏收加快

2024-06-13

2024年度吉林省边境村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召开 省委书记提出:要让边境村强起来富起来美起来

吉林白山6月12日,2024年度吉林省边境村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在白山市长白县召开。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提出,要加快建设幸福美丽繁荣和谐稳定的新时代吉林新边疆,努力让吉林省边境村强起

2024-06-13

南水北调“穿黄而过” 南来的江水如何“喝”“存”“补”?

南水北调“穿黄而过”南来的江水如何“喝”“存”“补”?2024年,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10周年。记者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了解到,截至12日15时20分,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

2024-06-13

山水古村,茶香飘远……这是一个藏在深山里的人间秘境

山水古村,茶香飘远……这是一个藏在深山里的人间秘境记者从政和城关往东北驱车约40公里,一路愈发凉爽。远远看见村口高耸的“状元杉”,政和县岭腰乡锦屏村快到了。因山似锦屏列,水如翡

2024-06-13

强降雨致广西玉林供电线路受损 已有超66%停电用户恢复供电

强降雨致广西玉林供电线路受损已有超66%停电用户恢复供电5月27日夜间,位于广西玉林市玉州区的南江街道出现了约80毫米的短时强降雨,部分道路被内涝阻断,沿街商铺出现倒灌。暴雨和

2024-05-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