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阆中打造春节文化发源地


看新闻太累,试试语音听新闻

  年年过春节,别忘了它是怎么来的

  ——四川阆中打造春节文化发源地

  本网记者 李传君 文/图

  又是一年春节临近,可是,我们年年过春节,有谁知道春节是怎么来的呢?众所周知,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,可这是谁定的呢?农历又是怎么来的呢?

  西汉时期,巴郡阆中人落下闳编制了太初历,以每年正月初一为春节,从此,中华民族才有了过春节的习俗,春节也才成了中国人最古老的文化胎记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。

  因此,阆中被称为春节发源地,落下闳被誉为“春节老人”。为了大力弘扬春节文化,1月24日至3月18日,中国(阆中)首届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在四川省阆中市举行。

图为阆中赶年

  博览会期间,开启了春节老人形象全球征集活动,以及阆中古城年味美食节、阆中古城新春曲艺节、阆中古城迎春花灯节、春节发源地向全球华人送祝福等活动也将同时举行。

  落下闳为什么被称为“春节老人”

  据史记载,从夏朝到西汉,中国历法各有不同,夏朝以孟春为岁首,商朝以腊月为岁首,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以十月为正月,西汉建立后,仍然沿用秦朝历法。到了汉武帝时代,朝廷下令修改历法,巴郡阆中人落下闳经推荐进京,参与到修改历法的团队中。

  落下闳喜观天象,年轻时在家乡建立观星台,制造浑天仪,提出浑天说,已是颇有名气的民间天文学家。进京后,他与官方天文学家唐都、邓平等编制出一种新的历法,并在当时送往汉武帝钦定的17种历法中脱颖而出,并于太初元年颁布实施,故称太初历。

  太初历的最大优点是,采用夏正,以孟春正月为岁首,以正月初一为“元旦”;太初历第一次将24节气纳入历法,与春种秋收夏忙冬闲的农业节奏合拍,后演变成今天的农历。落下闳此一作法,奠定了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的基础,同时也是遗惠千秋万代的创举。

  “中国人过春节两千多年,若要找一个春节文化的代表人物,只有落下闳,而且落下闳是阆中人,这在科学界没有争议,民间也没有争议。没有其他省份说落下闳是他们那个地方的。可今天知道这些的人很少,但慢慢地要让更多的人知道,这有一个过程。不论从宣传的角度,还是从科学的角度,找一个代表人物非常重要。”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查有梁说,“因此推落下闳为‘春节老人’,并由四川阆中来打造春节文化的发源地,天经地义。”

  2004年9月16日,经国家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,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已将其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命名为“落下闳星”。从此,落下闳真正成为一颗璀璨星座永恒的闪耀在星空中。目前,四川正在大力实施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,全省遴选出的十大历史名人中,落下闳名列其中,而且是南充市极力推出的唯一一位。

  重推“春节老人”有什么积极意义

图为春节老人赐福

  如今圣诞节全球盛行,圣诞老人更是家喻户晓,但是圣诞老人仅是一个传说人物。“我们推出的落下闳‘春节老人’,是中国古代的科学家,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,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,因此,我们要深入挖掘‘春节老人’的文化内涵,宣传扩大‘春节老人’的影响。”阆中市委宣传部部长周毅说。如何来挖掘呢?阆中的做法是:

  首先,面向全球征集春节老人的形象。“目前,阆中对春节老人的形象有初步的设计,但还需要形象的大升级、形象的大讨论、形象的大评选,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推动国内外对落下闳春节老人的积极关注,从而掀起落下闳学术研究和宣传推广的热潮,从而让春节老人的这个形象能树起来、立起来、活起来。”周毅说。

  其次是通过各种渠道开展落下闳春节老人的大宣传,提升春节老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“然后大力开展落下闳及春节文化的各种文化活动、学术研究以及文化论坛,一年一年接着干,一件一件接着办。这样持续用力,久久为功,推动落下闳文化走出去,让落下闳春节老人的形象不仅在他的家乡阆中,在四川甚至在全国都能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影响,而且能够最终走出国门走向世界,让春节老人的形象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,不仅成为一个公众的形象,而且也成为一个全球华人的文化的符号,以此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,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。”周毅说。

  “寻春节之源,到阆中过年”

  作为春节文化的发源地,阆中历年春节文化活动丰富多彩,而今年更是借首届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之机,活动更加异彩纷呈。据阆中市委书记张斌介绍,本次博览会主要内容由“三节两活动”五部分构成:阆中古城年味美食节、阆中古城新春曲艺节、阆中古城迎春花灯节,春节老人形象全球征集活动,春节发源地向全球华人送祝福活动。博览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策略,大力推广“寻春节之源,到阆中过年”的主题思想和品牌价值。

  春节老人形象全球征集活动,主要包括春节老人形象大征集、大讨论、大评选三个阶段。从1月24日起,在全球范围内发布并开展线上线下春节老人形象征集,然后开展“我心目中的春节老人”讨论,通过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、天文爱好者、文创大师等,进行观点大讨论、思想大碰撞、创意大比评,掀起落下闳学术研究和宣传推广热潮,并分期展播征集作品,开展网络投票,最后根据网络投票及专家组的意见,评选出最具特色的“春节老人”形象,并在全球发布。

  春节期间,在阆中古城中天楼旁,将设置春节老人邮局,开展向全球华人送祝福活动,向国外驻中国使领馆寄送春节贺卡,设置春节老人赐福的拍照留念场景,向游客推广春节发源地的有关认知。

  从1月24日(腊月初八)至2月7日(腊月二十二),以阆中春节文化主题公园为主场地,阆中古城景区为分场地,开展了四大活动,展示展销东西南北中的年味美食。

  从2月16日(大年初一)至3月3日(正月十六游百病),阆中将以广场为主体、景点为补充、院落为特色、街巷为链条、乡村为延伸等五大区域,开展丰富多彩的曲艺节目,充分展示阆中的传统文化,丰富市民和游客的过年体验。

  从2月8日(腊月二十三,祭灶)至3月18日(二月二,龙抬头),在春节文化主题公园、阆中汇广场及商业街区,主要以“落下闳及春节文化”为魂,引入北方庙会和游园活动,通过灯展呈现出缤纷实景和光影艺术,再现中国年文化,让广大市民游客体验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文化艺术魅力。


农业技术  农业论文  农业新闻    点击添加QQ交流群:120510388    打赏


猜你喜欢

乡村博物馆:寄一份乡愁传特色文化

乡村博物馆:寄一份乡愁传特色文化□新华社发5月17日,游客在青州博物馆参观展品。□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鲍福玉宫小昀一座乡村,几多乡愁。随着文博热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,以往只有

2024-05-20

【万千气象看云南】勐景来:“村寨+景区”走出现代化边境乡村文化旅游新模式

新华网西双版纳4月2日电(记者梁甜甜)蜿蜒的打洛江、精美的塔林、别致的傣族民居……独特的景观格外引人瞩目。“万千气象看云南”采风团队一行来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

2024-04-03

聚要素 活市场 惠农民 ——辽宁沈阳农交中心全力打造“四型”农村产权交易机构

林蛙是东北原生态特色产品,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是其产地之一。2023年11月,桓仁县二道沟村在沈阳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(以下简称沈阳农交中心)挂牌交易的15个林蛙塘项目全部成交,

2024-01-10

中职农业学校校园文化探究

【摘要】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,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,新教育环境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多。很多中职学生对学校的文化氛围还不够了解,自身也缺乏校园文化自信从

2023-05-25

关于印发《千村示范创建+之打造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肉牛产业发展样板村实施方案》的通知

市(州)乡村振兴局、畜牧管理(农业农村)局、县(市、区)乡村振兴局、畜牧管理(农业农村)局《“千村示范创建+”之打造打造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肉牛产业发展样板村实施方案》现印发给

2022-11-06